距离第19届亚运会开幕越来越近,这段时间,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健康迎亚运,诗画浙江行”活动。会长徐佳增告诉本网记者,协会计划在全省各地市举办健走、文化、公益、康养等系列活动,参与老年人将达到近万名。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养老、关注养老,进而支持养老,2022年,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将举办多项与老年群体有关的活动和培训。在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时期,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浙江省连接政府与养老机构,服务全省老年人群的重要组织,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是如何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呢?本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协会会长徐佳增。
幸福养老 “浙”里更好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深。浙江省除去外来人口的话,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3%,与全国相比,属于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
据徐会长介绍,浙江省目前有近4000家养老机构,还不包括民非和居家养老的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的养老行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浙江的养老市场不排外,是对外开放的,光大、泰康、九如城、红日等国内外顶尖养老集团在浙江都有项目。
第二,兜底型、普惠型和享受型养老机构并存,高、中、低档养老院都有,养老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第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即国有的、公办的、民办的、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都有。其中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很受老人的欢迎。
徐会长说,浙江养老行业的这几个特点并存,让浙江的养老服务走在全国的前列,可以真正实现“幸福养老,浙里更好”。但是,中国老龄化由于整体上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所以养老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来说,同样也面临巨大挑战。
制定标准 规范管理
养老,哪些是标配?哪些又是必备?徐会长告诉我们,“医、食、住、行、乐”,一个不能少。为了“浙”里的老人安享晚年,徐佳增接任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会长两年多来,从标准化建设做起,为浙江养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是加强机构标准化建设的有力抓手。2021年,根据国家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受浙江省民政厅委托,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组织专家起草了《浙江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实施细则》。这是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的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和等级评定的体系。体系确立后,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先后在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杭州金秋钱塘老年公寓、宁波颐乐园、宁波市海曙区广安养怡院、余姚市长青老年公寓和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等7家机构开展了试点测评工作,然后在全省推广执行。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各养老机构也踊跃参与。通过自查自评,查漏补缺,对照标准找差距、补短板,浙江的养老服务和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协会继续在全省范围开展浙江省养老机构的等级评定,星越多等级越高。
徐会长表示,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提升养老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协会将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工作,发挥协会行业优势,加强包括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智慧养老体系建设、认知症专项照护等养老服务行业团体标准的研究、试点、推进工作力度,有效推进我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评定四星级养老机构27家。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了星级标准,找养老院真的省心多了。
聚焦难点 迎难而上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那么,作为全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在养老方面又有哪些痛点堵点,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徐会长告诉本网记者,浙江养老不差钱,痛点是养老人才短缺,堵点是山村海岛养老。“管理团队靠挖,护理员文化程度低、待遇低、年龄大是当下养老行业人才的一大特点。”
据了解,浙江省目前收入最高的养老院院长年薪超过了100万元。虽然这是个例,但也说明了养老业高端人才奇缺。“因为我们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养老人才的学校。”
为解决这些问题,协会去年举办了三期养老院长培训班,共有600多名院长参训,其中第三期与中国社会福利养老服务协会联合举办,来自全国的230多名院长,聆听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的指导,使院长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此外,协会通过举办护理员培训和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大力提高了基层护理员的队伍建设,提升了护理专业水平。2020年,浙江省在全国护理院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优秀成绩。随后又在长三角职业技能大赛上拿到团体第一的名次。徐会长表示,聚焦人才短板,加快能力建设,是协会今后长期的任务,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2022年协会将适时举办“养老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院长)研修班”、“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养老机构党建党务工作实务培训班”等一系列专业培训活动。
面对山村海岛的养老堵点,浙江省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比如舟山群岛拥有上千岛屿,但居民分布松散,地区医疗水平有限,受地域及交通限制,就医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成了当务之急。舟山六横镇康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用数字康养体系智能产品,依托舟山普陀康久医院,连接辖区三甲医院等医疗资源,通过预约的方式,建立老人-平台-医生的连接,实现足不出户面对面问诊,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给海岛老人带去了幸福养老的数字康养新模式。
勇于创新 再上台阶
作为协会组织,老年服务业协会既没钱,也没权,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徐佳增说,关键是要创新。
2021年夏天,浙江省首笔“存房养老”业务在建行杭州分行落地。该业务精准切入养老服务市场,既发展了住房租赁业务,又为老年人盘活了不动产,帮助老人通过出租自住房产,以租金支付养老费用,使老人可以放心安度晚年生活。这项“金融养老”的创新业务,就是徐佳增担任会长以后,面对老人不能按揭和贷款的困局,由协会牵头为全省老人做的一件大实事。目前,全省已有200多个“存房养老”业务顺利开展,为老人减轻了压力和负担,实现幸福养老。
针对养老的方方面面,科学规划,有效细分养老各个领域,调动和发挥专业特长,成立主题鲜明的专委会,是徐佳增创新协会工作的另一大举措。
比如,为了更好服务健康老人、活力老人候鸟式养老的需求,协会成立了康养旅居专业委员会,为老人们挖掘并审核了一大批可以放心的康养旅居点,目前浙江全省已经建立了60多个这样的基地,老人在这些协会授牌的康养旅居点吃住一天只要120元,大受欢迎。
针对养老必须的轮椅、拐杖等辅助用品,协会成立养老产品适配专业委员会,根据养老机构和老人的需求,做好采供销服务,提供质量好、价格优惠的产品,既为企业对接了消费者,也大受老人的称赞。
针对基层机构发生的新鲜事,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也让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的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徐会长告诉记者,嘉兴有一家养老院把老人照顾得很好,一位来自上海的老人很感动,把遗产全部捐给了这家养老院。老人过世后,子女不认同,最后打起了官司。徐会长说,我们正在筹建法律咨询专业委员会,为机构解决法律方面的后顾之忧。
最近,结合退休后老人更渴望精神文化的需求,协会筹划成立了老年艺术团,徐会长说,我们就是要让每一个团员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乐起来。
接下来,协会还要成立智慧化、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推动浙江省的机构和老人利用这个数字化和软件做好养老服务;成立居家养老专业委员会,研究指导全省居家养老服务。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习总书记在对我国老龄工作的批示中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徐佳增表示,协会的宗旨就是为会员服务、为老人服务,这方面任重道远。通过协会平台,把全省会员单位团结起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实现十四五规划,是协会应尽的绵薄之力。
“‘幸福养老,浙里更好’其实跟我个人的养老也息息相关,因为我也在步入老年,在服务中养老,在养老中继续服务,我觉得乐在其中。” 徐佳增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全省老人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